币汇变没有人民决定因素长期率的
自今年一季度以来,决定我国经济从疫情中加速恢复,人民美联储连续加息,币汇变全球流动性紧缩,长期贸易增长放缓,因素诸多因素导致人民币震荡走弱。决定截至6月30日,人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7.2258,币汇变创下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新低。长期不过,因素6月30日人民币汇率指数CFETS为96.74,决定与2月3日的人民99.86相比,跌幅只有3.12%,币汇变处于合理波动范围内。长期不难看出,因素此次人民币贬值很大程度上是美元自身升值因素造成的,美元指数上涨放大了人民币贬值幅度。
近期美元一路升值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较高利率支持美元升值。高利率引导短期国际资本不断流向美元资产,推动美元指数一路攀升。人民币与美元利差反转,成为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关键因素。二是市场预期强化了美元升值。一些机构、企业和个人在离岸市场做多美元,加速美元升值的自我实现。三是基本面改善支持美元升值。美联储坚定的加息措施使得银行信贷规模缩减,物价下降,美国商务部将2023年第一季度实际GDP修正值上调0.7个百分点,支撑美元继续走强。此外,俄乌冲突造成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涨价,增加了美国的出口收入。
与此同时,长期来看,支持人民币升值的根本因素没有改变。首先是较高的经济增长。今年我国已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经济发展保质增量,第一季度实现4.5%的增长,在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刺激下,第二季度有望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为全年实现5%左右的增长夯实基础。我国经济增长显著快于主要经济体,为人民币币值坚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其次是高水平开放。我国继签署RCEP后,积极申请加入CPTPP和DEPA协议,主动对接更高标准、更高规则的贸易和投资协议,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扩大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优势。在对外投资推动下,1月份至4月份,有17个阿拉伯国家与我国双边贸易额实现正增长,9个国家增幅超过15%。随着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国成为最大汽车出口国,巩固了贸易大国和强国地位。
再次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今年第一季度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763亿美元,储备资产存量3.4万亿美元,规模位列全球首位。这就意味着我国总体上外汇供大于求,人民币汇率从根本上没有持续贬值的市场基础。
此外,人民币国际化有序推进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当前,SDR篮子货币中币值最稳定的人民币已成为不少国家的国际支付货币。今年3月份,人民币在中国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中的占比升至48%,人民币在中国跨境交易中的使用首次超过美元。随着经营主体更多使用人民币结算,外汇市场供求数量和结构进一步变化,汇率风险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下降,我国承受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十分复杂,既有一些长期的、根本性的因素,又有一些短期的、关键性的因素。从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看,决定人民币汇率长期趋势的根本因素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一些短期的、关键因素影响了市场预期,引发人民币汇率出现超调。人民币汇率有望逐步企稳,随着市场情绪的平复和理性的回归,人民币汇率很快就会转向经济基本面决定的长期均衡水平,进入震荡升值和上行期。
基于此,需客观冷静看待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抓住主要矛盾和决定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主要方面。经营主体应该提高对人民币汇率扩大弹性、双向波动的适应能力,加强外汇风险管理,坚持汇率风险中性的原则,基于实需进行套期保值,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妄猜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赌博投机,避免非理性投机带来的汇率风险和不必要的损失。央行要高度关注美国的货币政策溢出效应,运用数字技术监控短期资本、股市和债券跨境流动,健全市场沟通机制和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引导机制。尤其是要适应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需要,大力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拓宽离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从境内外两个市场优化配置人民币资源,形成离岸在岸联动性更强、更加合理的人民币汇率。
(涂永红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教授)(责任编辑:探索)
-
斯洛伐克总理爱德华·黑格尔9月28日表示,除非欧盟提供更多的财政援助,否则能源危机和不断上涨的电价可能会将斯洛伐克经济推向崩溃的边缘。如果欧盟方面不能提供帮助,斯洛伐克负责能源供应的公司将不得不被收归 ...[详细]
-
袭击全球的热浪蔓延,干旱及水灾等异常天气增多。全球平均气温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南美秘鲁海域的海水温度上升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会导致今年夏季的气温进一步升高。据专家预测,截至2029年,厄尔尼诺造成的经 ...[详细]
-
尽管全球经济依赖于许多大宗商品,但没有一种商品能达到原油市场的巨大规模。除了作为运输的主要能源外,石油还是塑料、化肥、化妆品和医药等许多其他行业的关键原材料。因此,全球实物石油市场的规模是天文数字,具 ...[详细]
-
尽管全球经济依赖于许多大宗商品,但没有一种商品能达到原油市场的巨大规模。除了作为运输的主要能源外,石油还是塑料、化肥、化妆品和医药等许多其他行业的关键原材料。因此,全球实物石油市场的规模是天文数字,具 ...[详细]
-
共建零碳能源体系 促进2023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 ...[详细]
-
韩国船企三星重工SHI)已经开发出下一代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设施FLNG)。该公司宣布,它已于5月1日从DNV船级社获得了FLNG浮式独立模型MLF-N,多用途液化天然气浮式近海装置)的原则性批准AiP ...[详细]
-
在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大背景下,石油天然气能源大宗商品市场迎来首季度财报披露,bp、壳牌、道达尔能源、埃克森美孚、雪佛龙五大国际油气巨头全部实现盈利,虽然利润增幅有所收窄,但盈利弹性犹存。今年前3个 ...[详细]
-
就在国内欢度“五一”假期期间,国际油价暴跌,接连3日跌幅超过11%!截至5月3日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WTI)价格下跌3.06美元,收于每桶68.60美元,跌幅为4.27%;7 ...[详细]
-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2022年5月发布的《夏季电力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夏季美国电力部门发电量的最大增长将来自可再生能源。2022年6月至8月,公用事业规模的太阳能发电量将比去年夏天同期增长1000万兆瓦时 ...[详细]
-
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当地时间4月22日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表示,减少使用美元和欧元已成为新趋势。未来俄罗斯与其他国家在能源交易时打算放弃用美元和欧元,而是选择相关国家的货币。诺瓦克还称,目前俄罗斯和中 ...[详细]